• 首頁
    • |
    • 機構概況
      • 社科聯簡介
      • 省社科聯章程
      • 省社科聯領導
      • 機關處室
      • 大事記
    • |
    • 社科規劃
      • 機構人員
      • 國家社科基金
      • 省社科基金
      • 社科研究基地
      • 資料中心
    • |
    • 學會管理
      • 政策法規
      • 學會動態
      • 服務管理
      • 學會簡介
      • 民辦機構
    • |
    • 社科普及
      • 科普要聞
      • 講壇預告
      • 有獎競答
      • 科普知識
    • |
    • 社科評獎
      • 申報評審管理
      • 評獎結果發布
      • 歷屆獲獎成果
    • |
    • 東南學術
      • 期刊簡介
      • 投稿須知
      • 各期目錄
      • 學而論道
    • |
    • 機關建設
      • 機關黨建
      • 工會工作
    • |
    • 文件資料
      • 政策法規
      • 領導講話
      • 最新文件
      • 財政資金
      • 表格下載
    通知公告
    • 公告
    • 通知
    當前位置:首頁 >> 通知公告 >> 通知

    關于征集第八屆海峽論壇“兩岸同名(同宗)村文化論壇”論文的通知

    2016-03-28 來源: 作者:
    各有關單位、專家學者:

    由福建省社會科學界聯合會、福建省臺灣同胞聯誼會主辦,福建省海峽民間譜牒文化研究院、中華伏羲文化研究會華夏姓氏源流研究中心、臺灣閩臺同宗同名村交流中心承辦的第八屆海峽論壇“兩岸同名(同宗)村文化論壇”擬于2016年6月中旬在廈門市舉行。現將有關事項通知如下:

    一、論壇指導思想和主題

    以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為指導,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八大和十八屆三中、四中、五中全會精神,全面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和中央對臺工作精神,圍繞“兩岸一家親、命運共同體”這一主題,進一步加強對兩岸同名(同宗)村文化的研究和挖掘,努力取得高質量的研究成果,更好地發揮兩岸同名(同宗)村文化資源優勢,積極搭建兩岸文化交流平臺,更好服務兩岸關系和平發展,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貢獻智慧和力量。

    二、論文選題方向

    1.明清閩臺冠籍、同名、同宗村產生原因與特點

    2.明清閩臺冠籍、同名、同宗村分布地域及現狀研究

    3.明清閩臺冠籍村、同名村、同宗村、同姓村、冠人名聚落的區別與分類

    4.聚落地名由來、村落重名現象與移民文化背景、思維方式、社會形態、地理環境、語言環境、命名習慣的關系

    5.閩臺鄉、村、社、莊聚落名稱與臺灣村、里、莊、社等聚落名稱的異同

    6.閩南民系、客家民系與閩臺冠籍、同名、同宗、同姓村研究

    7.臺灣閩南民系冠福興、客家民系冠廣興地籍地名的研究

    8.臺灣客莊分布與冠客人聚落的研究

    9.閩客、福佬客現象研究

    10.臺灣各籍移民、各民系混同包括方言變化現象研究

    11.彰化地區明清各籍移民及閩客移民對冠籍、同名、同宗、同姓村的影響

    12.澎湖、金門、馬祖、花東縱谷等地區同名、同宗、同姓村現象研究

    13.臺灣閩客籍二次移民遷徙分布與冠籍、同名、同宗、同姓村研究

    14.在臺灣除閩粵籍以外的大陸各省冠籍地名、同宗村、大陳新村分布與現狀

    15.族譜、祠堂、廟宇與閩臺冠籍、同名、同宗、同姓村

    16.祭祀圈組織、冠籍地緣組織、冠姓聯宗組織與閩臺冠籍、同名、同宗、同姓村

    17.閩臺宗祠祭祖活動與廟宇祭祀活動、聯誼活動現狀與異同

    18.閩臺修譜發展現狀與閩臺同宗聯合修譜現狀研究

    19.在城鎮化影響下閩臺冠籍、同宗、同姓、同名村現狀研究

    20.兩岸青少年對祖籍、血緣、同姓、同宗的認知變化與發展趨勢及應對措施

    21.構建閩臺同名(同宗)村青少年交流平臺研究

    22.加強閩臺同名(同宗)村宗結對聯誼研究

    23.加強閩臺同族宗親對接交流,拓展尋根、尋親服務渠道建設研究

    24.開展閩臺同名村對接交流和宗姓族譜對接服務研究

    25.開展兩岸民間宗姓聯譜修編活動研究

    26.閩臺譜牒對接項目研究

    27.兩岸同名(同宗)村文化與兩岸民間信仰文化的關系

    28.閩(粵)地緣對臺灣地名產生的影響和作用

    29.兩岸族譜的社會功能與推動兩岸和平發展

    三、論文要求

    1.堅持理論聯系實際,主題鮮明,觀點正確,對推進閩臺同名(同宗)村文化建設有獨到見解,有較高的理論價值和實踐指導意義。

    2.立意新穎,邏輯嚴謹,語言流暢,文風樸實,有較強的說服力。

    3.每篇論文字數以5000字左右為宜,并附300字左右的內容提要。引文和史料要注明出處(統一要求為文末注),出處為著作的要依次注明著作名、卷次、出版社和出版年月、版次、頁碼;出處為期刊的要依次注明期刊名、出版年和期號;出處為報紙的要依次注明出版年月日和報紙名稱。

    4.請在文末注明作者姓名、性別、年齡、工作單位、職務職稱、聯系方式等詳細信息。

    四、參會論文評選

    1.論文電子版報送至聯系人郵箱,截止時間為2016年5月20日。

    2.主辦單位將組織專家對論文進行評審,根據文章質量確定入選研討會論文。入選論文作者將被邀請參加論壇。

    五、聯系方式

    地 址:福州市白馬北路253號廣電大院3樓

    郵 編:350003

    聯系人:張  娜  電  話:0591--87835171   15880196567

    郵 箱:[email protected]






    福建省社會科學界聯合會         福建省臺灣同胞聯誼會

    2016年3月15日                          

    八閩社科普及網
    重要網站
    • 全國哲學社會科學規劃辦公室
    • 中國社會科學網
    • 中國社會科學院臺灣研究所
    • 臺灣省社會科學院
    • 人民網
    • 新華網
    • 光明網
    • 東南網
    • 中國社會科學在線
    • 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 政府采購機票管理網站
    本省社科聯
    • 福州市社會科學界聯合會
    • 廈門市社會科學界聯合會
    • 泉州市社會科學界聯合會
    • 三明市社會科學界聯合會
    • 龍巖市社會科學界聯合會
    • 長樂市社會科學界聯合會
    • 福安市社會科學界聯合會
    各省市社科聯
    • 北京市社會科學界聯合會
    • 天津市社會科學界聯合會
    • 河北省社會科學界聯合會
    • 山西省社會科學界聯合會
    • 內蒙古社會科學界聯合會
    • 遼寧省社會科學界聯合會
    • 吉林省社會科學界聯合會
    • 黑龍江省社會科學界聯合會
    • 上海市社會科學界聯合會
    • 江蘇省社會科學界聯合會
    • 浙江省社會科學界聯合會
    • 安徽省社會科學界聯合會
    • 江西省社會科學界聯合會
    • 山東省社會科學界聯合會
    • 河南省社會科學界聯合會
    • 湖北省社會科學界聯合會
    • 湖南省社會科學界聯合會
    • 廣東省社會科學界聯合會
    • 廣西省社會科學界聯合會
    • 海南省社會科學界聯合會
    • 重慶市社會科學界
    • 四川省社會科學界聯合會
    • 貴州省社會科學界聯合會
    • 云南省社會科學界聯合會
    • 西藏社會科學界聯合會
    • 陜西省社會科學界聯合會
    • 甘肅省社會科學界聯合會
    • 青海省社會科學界聯合會
    • 寧夏社會科學界聯合會
    • 新疆社會科學界聯合會
    省內科研單位
    • 中共福建省委黨校
    • 福建省政府發展研究中心
    • 福建社會科學院
    • 廈門大學
    • 福州大學
    • 福建師范大學
    • 福建農林大學
    • 華僑大學
    • 集美大學
    • 閩江學院
    • 龍巖學院
    • 三明學院
    • 武夷學院
    • 福建教育學院
    • 福建江夏學院
    • 寧德師范學院
    省級學會研究會
    • 福建省誠信促進會
    • 福建省炎黃文化研究會
    • 福建省品牌文化發展研究會
    • 福建省稅務學會
    • 福建省陶行知研究會
    • 福建省保險學會
    • 福建省翻譯協會
    • 福建省特色研究會
    • 福建省語文學會
    • 版權所有:福建省社會科學界聯合會
    • 聯系地址:福州市鼓樓區柳興路83號 郵政編碼:350025 Email:[email protected]
    • 閩ICP備15001769號
     
    福建36选7开奖中奖规则